在夏天裡冬眠

很少如此卡在一個可以活動手腳卻進退兩難的瓶頸裡。

不論是看似上了軌道其實坑坑疤疤的日文,或是正在懶散地投遞履歷的尋找飯碗之旅,又或是完全說不清楚的人生的方向,都在一個比之前稍微多了一點點想法,但均不成形的悲慘境地,以幽靈來打比方就是,大概還只是有故事的一團氣,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是要去愛還是去恨,只好在原地上上下下地飄著,既沒有本能也沒什麼夢想。

至今為止所做的所有決定,讀美術班,彈鋼琴,專心讀書,考上法律系,考上律師,工作,休息,學日文,都是當下的自己覺得必要的,即使有許多都已放棄,甚至看不出任何脈絡,但還是必要的吧?早就已經放棄所謂的正確,可是又該怎麼對自己說自己的故事,邊寫自傳邊覺得好難。這個社會總是期待所有人都如筆直的箭,沒有任何多餘的軌跡,直接射中紅心,紅心當然是來自本人的自由意志,同時具備社會上沒有明說的潛規則。即使有人彎彎曲曲地射中了原本隱形的事物,也會立刻拉出一條筆直的軌跡,一切瞬間又回到了起點。而尚未射中任何事物的箭,則被當成從未出發的、躺在背袋裡搖搖晃晃的無用之物。現在困擾的我,是不是在別人眼中就是把筆直的箭活生生地從靶上拔起來,並且折彎的神經病呢?

稍微覺得自由,覺得世界沒有那麼可怕,但也終於認識到自已可以決定自己要怎麼活下去,要隨波逐流還是堅持自我,要崇拜金錢還是節制,每天每天都有太多選擇,不斷地把現在的我分化成下一個更為特定的我,意識到越多,越需要抉擇。

最基本的命題是如何稱得上經濟獨立?如何真正地獨立?如果在經濟上不拖累別人地活著,是不是就是自由?我到底是以哪一種單位在衡量自己過得好壞?

許多看似理所當然的命題,其實只是為了使那些握有資源的人活得輕鬆點,那麼是不是可以重新去定義?不單純用金錢來判斷,回歸到自己身為一個人所在乎的事物。

需不需要結婚?需不需要小孩?需不需要家庭?即使需要又要以哪一種形式組合?都可以討論,都必須討論,因為這些看不見的配套會跟著自己很久很久,跟著自己身邊的人很久很久,而且一旦穿上身就無法再為修改了,只能毀壞。

漸漸可以理解紀傑克之所以不願意成為別人的老師,因為自己看見的問題只有自己能用自己的生活去回答。在細碎的質疑之下,藏著很多沒有被討論過的前提,那些才是我們可以去思考的。

這種時候,覺得當個勉勉強強的知識份子很累,既不是很懂,面對的問題又多又難,一旦出了社會還切身相關。可是又覺得幸運,至少我不會把系統性的錯誤當成自己的不夠好,至少我能夠辨識更多一點點,甚至有可能去改變。自己的生活也好,別人的生活也好,不可思議的是僅僅以自己思考過最為正確的方式活著,而且願意不斷去質疑自己,對於他人就會是一種刺激,一種同為人類所以可能的證據。

生活是種展演,既向內也向外,反覆確認自己的所在。

大概是從無意識地逃避變成意識到自己在逃避的狀態吧?

把自己結成蛹,在足夠堅強之前,等待。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