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倫.唐諾倫「演員與標靶」:我需要的不是看見自己,而是看見標靶(第五週)

你有沒有過以下這些想法:
「我不知道我在做什麼
我不知道我要什麼
我不知道我是誰
我不知道我在哪
我不知道我該怎麼動作
我不知道我該怎麼感受
我不知道我在說什麼
我不知道我在演什麼」(引自本書第16頁)

很久很久以前,我上台演過戲,我滿腦子都是上面這八個問句。但我越是想要演好,越是無法演好。我總是很在意我手要放在哪裡、下一句要講的台詞、腳步的前後左右,我越是用力越是只能看見貼了很多塑膠貼布的木頭地板,完全看不見角色看見的世界。我以為這都是我個人的問題,我以為我註定這輩子無法演戲,但或許並不是這樣,只是我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去演。

不只是演戲,人生也會有很多時候,要做決定的時候、做不了決定的時候,也會瘋狂地用不同的語序和詞彙想著上面這些問題。這些時候,看著這本書,總會讓我安定下來,彷彿眼前有了舞台,有了劇本,有了角色。我的雙腳牢牢地釘在地上,我的雙眼終於開始看得見周遭的事物,那些像是霧一樣的恐懼躲得遠遠的。

如果要說有什麼是最最重要的事,或許就是不要只想著我,不要把一個固定的我當成前提在思考。我是不存在固定的形狀的,我們沒有誰搞得清楚自己真正的樣子,我們無法預測自己也無法預測世界,我們只能好好地睜開眼睛,看清楚我們現在所面對的環境是什麼,我們可以做到的有哪些事,我們有那些選擇是可能的,就在每一個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的當下,如果我們不要過於恐懼而閉上雙眼,全心全意地追尋根本不存在的自我,我們就可以看到現在,也可以看到指引我們做出反應的標靶。

請諒解我把本書當成心靈勵志書籍在讀。因為表演和活著,同樣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情,只是我們太過恐懼,而變得僵硬不已。

「有些事我們永遠演不來。演員無法演出沒有受詞的動詞。其中關鍵的字眼在『是』(being)。演員不能就只有『是』。(中略)演員能演的只有動詞,而更重要的是,每個動詞都倚賴它的標靶。標靶的受詞可以直接或間接,它是被看到、知覺到以及就某種程度而言,『被需求』的一個特定事物。而標靶實際上是什麼,則無時無刻不在轉變。」(引自第22頁)
在現實世界裡也是這樣,我們無法決定我們是一個作家,我們只能決定我們要寫這一篇文字、要寫下一篇文字;我們無法決定我們是一個律師,我們只能閱讀卷宗、整理判決、與當事人開會,我們無法決定我們是一個怎樣的人,我們只能盡量多做一些自己覺得正確且必要的事。

「所有卡關的問題都可以在『現在』(now)被治癒。恐懼並不存於『現在』。所以他必須發明一個假想的時間,好讓他寄居其間並支配一切。他將唯一真實的時間,此時此刻,分割為兩個虛假的時區。一半他稱之為過去,另一半他稱之為未來。而這是唯二他能存活的地方。恐懼焦慮(anxiety)統治未來,以罪咎(guilt)統治過去。」(引自第36頁)
不得不說的是,當我在擔心未來、懷念過去的時候,我確實不是快樂的,而更別說要享受當下或做點什麼事了。而且未來是一種越擔心越值得擔心的詭異物體,你越是用力去看,看到的事物越是可怕得無法面對。

「演員不是看向角色內在,而是透過角色去看。演員的視線必須穿透角色,就像角色是透明的那樣。就像角色是張面具。演員必須透過角色的眼睛來看。只有當演員看見角色的賭注,角色才會活過來。」(引自第59頁)
本書提到所有的角色都是面對著正反兩面的選擇,總是在掙扎著怎麼選、怎麼做比較好。而沒有誰真正知道該怎麼做,要貼近角色,比起決定角色就是怎樣怎樣的人,不如徹底地進入角色面對的生命狀態,用他們的眼睛去看身邊發生的事,進而決定如何行動。

「但生命不是金錢。我們可以賺取金錢,卻無法賺取生命。它說來就來,就是這樣。生命超乎我們的掌控,我們不大喜歡這樣。生命可以隨時說走就走;我們當然不喜歡這樣。生命無法被創造;這點也並不那麼收到歡迎。所以許多我們的思想、語彙與故事結構,都被設計用來掩蓋這些最不舒服的現實。」(引自第81頁)
演戲或說是看戲的價值就在於,可以不用付出實際的代價,就看見人們在面對重要賭注時的真實狀態,比現實生活更加毫不掩飾地表現出人性的貪婪、膽小、悲觀、執著等等。即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時常以自欺欺人的麻木狀態掩飾過去,在看戲的時候,我們會希望角色是赤裸裸地暴露在這樣分歧的點上面,我們就可以安全地觀賞、猜測自己可能可以如何行動,並且看見人類或說是生命的本質。

「真正有價值的東西無法被擁有。生命如此,愛情如此,恩典亦如此。我們既無法創造也無法擁有其中任何一者的狀態。我們愈打開自己,這些訪客就會透過我們、跟著我們,在我們心中呼吸。(中略)改變會發生,但只有在我們看見更多事物的本質時,我們才會改變。它跟方向上的改變有關。當我們看見更多事物的本質,我就會自動重新瞄準。改變、轉變與變形都不在我們的掌控中。這項殘酷的定律就是,只要我們試著成為什麼,我們就只是在表現。」(引自第83頁)
有趣的是,一心一意地想要改變自己的時候,很有可能只是讓自己表演出那個想成為的樣子,而並不是實際成為那個樣子,更有可能因為逞強,而更加遠離了那個樣子。實際上的改變是更加不可見、低調卻確實的事物。

詞語不工作。詞語並不做我們以為它們該做的。與我們的期望恰恰相反,詞語的能力相當有限且平庸。試圖用字句表達我們的需求或感受,就像想以樹枝來編織披肩。我們也許想說實話,但詞語會騙人;它們沒得選擇。感受跟語言,活在不同的空間向度中,就像北極熊與鯨魚。說話,跟反應一樣,總以失敗收場。只有當我們了解詞語幾乎什麼也辦不到,那時詞語才有可能開始執行美妙的事。莎士比亞的語言當然無以表達茱麗葉在愛中感受到的廣大無邊的情感。這也正是莎士比亞之所以為天才的緣故。一如契夫,他非常明白我們想說出口的事,跟我們僅能用薄弱的詞語來說,這兩者之間的差距,更特別的是,他們都了解,那些想說出口的事,永遠不可能真正被聽見。」(引自第179頁)
和詞語能夠重現的部分相較之下,現實生活中每一次的資訊量、情感量都是非常龐大且難以複製的,如果說詞語能夠讓我們想像出那些部分,讓我們自動連結,或許才是詞語作為暗示的必要性。

「所以演員存在一種奇怪卻有用的矛盾。我們雖會失敗,但沒絕望這回事。這三個步驟『我們嘗試,我們失敗,我們嘗試別的』十分關鍵。我們無法做兩次相同的事。你可以在同一條溪流游兩次泳,卻無法演出兩次相同的反應。人類所處的生命狀態,是不斷失去又不斷重生。跟上現實是我們的人生課題,因為標靶不能靜止不動。(中略)擁有某人便是試圖改變他們,跟某人結婚也是試圖改變他們,觀看某人也是在試圖改變他們。我們聽別人說話時,也一直在改變他們。我們把他們從一個沒在聽的人,變成一個有在聽的人。」(引自第200頁)
我們總是在變化,總是在失敗,總是在活著。活著本身就是不斷地改變自己也被別人改變,這不就是非常有趣且又獨特的事物嗎?我們並沒有那麼簡單,也沒有那麼固定,我們以為不會改變的,可能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變成完全不一樣的事物了。這樣一想的話,或許也就不用那麼害怕變壞,因為也是有可能變好。

「我們不只無法充分了解為什麼我們要這麼做的原因,我們也無法確知我們所做之事的整個意義。話語太不受控制了,我們卻欣然樂意地使用它們。如果我們停下來思考我們說這話有什麼意義,很可能什麼也說不出來。(中略)許多關於我們自己的事,我們永遠無法得知。」(引自第213頁)
如果我們放棄對自己下定義,如果我們不要急著決定所有的事情,我們會不會能夠從生活中得到更多呢?畢竟對所有人適用的標準並不存在,對每個個體來說,就更沒有所謂的標準可言了,我們只能反覆地嘗試,在變化中繼續生活下去。

「想搞原創,註定要失敗。想搞原創的下場,是我們看起來就跟其他想搞原創的人一個模樣。(中略)我們愈努力原創,就愈不認可自己天生的獨特。我們愈想創『新』,就變得愈發因循守舊。我們是新的。還能是什麼。我們毫無想成為什麼的權利。更不可能憑意志的努力成為任何東西。不管我們喜不喜歡,宇宙每日每分每秒都在更新我們以及我們周遭的世界。新,不須經過我們允許,自會在我們身上發生。」(引自第227&228頁)
當我們想要成為什麼的時候,我們會用最快最方便的方法,把標籤紙貼在自己身上,但那只是一張標籤,我們並不會因此發生改變。我們不同的地方,並不在於我們貼了多少張標籤紙,而是在於我們可以剝除多少張標籤紙,我們願意對自己、對世界,坦露多少自己。



書籍基本資訊:
書名:演員與標靶
作者:迪倫.唐諾倫
譯者:馬汀尼、陳大任
出版社:聲音空間
博客來介紹頁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