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蒂.哈里斯「教養的迷思」:父母也好、小孩也好,我們都不用那麼緊張兮兮(第七週)
我沒有修過任何心理學或是統計學的課程,我只是在讀著<<窮查理的普通常識>>的時候,讀著讀著,看見了這本書的書名。我喜歡用常識想事情的人,也喜歡聽見不那麼主流的說法。所以我讀了這本書。
這本書沒有要給你什麼直接了當的漂亮理論,整個理論坑坑疤疤,疊床架屋,複雜得不可思議,有很多很多相關連的要素,也有很多很多的例子,整體看不出是個怎樣形狀的模型,但確實可以說明很多事情。
更重要的是,讀完這本書之後,身為父母的你不用那麼擔心自己沒有把小孩教好,身為小孩的你不用那麼擔心父母讓你終身不幸。對一個喜歡把很多事拿來自主決定的人來說,發現自己不單單只是因為父母而成為今天的自己,倒是覺得開心;對於自己要是萬一哪天成了別人的父母這件事,也稍微可以放寬心接受,這或許不是一個光是想像就要把我的背壓駝的既恐怖又沈重,幾乎沒有人可以做好的不可能的任務。
讓我們先把話說清楚,這本書並沒有否認父母對於子女的重要性,在給予子女生而為人的基因方面,還有親子關係的部分,父母依然相當重要。只是除了父母生給我們的,父母怎麼養我們的,或許對於我們成為一個社會認可的人,並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重要。因為在人類如何社會化這件事上面,在長大成人之前的群眾,也就是學校、社會,可能對我們來說更為重要。
作者是個沒有心理學博士學位的人,她只有哈佛大學的心理學碩士,在家養了兩個小孩,編了幾本心理學教科書,因為她覺得目前心理學主流理論和新聞報導都過度著重於親子互動對於小孩成為怎樣的大人,但是她將現有的實驗數據扣除了統計學的技術和取樣的偏頗,發現實際上並沒有充分的證據可以證明是對的,她想要用自己的常識和觀察找出真相,因此,她對於我們應該如何養育子女提出了新的說法,同時希望可以減輕自己的女兒養育孩子時因為當代心理學主流理論所感受到的壓力。
她的出發點是以下三個例子:
一、移民的小孩如何被當地社會徹底同化。
二、英國上層社會的男孩如何在寄宿學校成為和父親一模一樣的男人。
三、在不同文化當中,小孩不被鼓勵模仿大人的行為。
在這些例子當中,小孩並不是藉由模仿父母親而成為大人的。那小孩是如何從動物社會化成為人類呢?或許,家庭並不是讓小孩社會化最為重要的部分?(本書主要討論目標為小孩如何社會化,作者的另一本書討論小孩如何形成人格)書中提到一個有趣的例子,一個科學家把自己的小孩和黑猩猩養在一起,到把黑猩猩送走之前,小孩比起學習父母,反而是掌握了黑猩猩的語言,小孩成了另一隻黑猩猩。因此,小孩模仿的主要目標另有其人。
小孩和父母所學習到的、所經歷的,都會影響小孩和父母的關係。但是當小孩離開家裡,進入一個有很多小孩的地方,小孩會選擇和這些小孩,形成一個群體,在這個群體當中互相學習、校正,成為一個人,成為一個有自己的特質的人。而這些特質,有時候會被帶入家中,有時候不會,但是家庭關係畢竟是私人關係,小孩對於社會來說,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更多時候是因為這個群體。家庭關係中的我和家庭之外的群體關係中的我,兩個我之間,並沒有那麼絕對的關連性,我們並不會因為我們在家裡是個怎樣的人,就一輩子只能是怎樣的人,就像是灰姑娘一樣,我們仍然擁有另一次機會,去成為家人看不見的自己。
整體來說,我們會尋找和我們最為接近的群體,從中學習社會化,學著成為很多人眼中的我自己。那通常而言,父母並不會是那一個群體。書中有個非常有趣的說法:「小孩子的目標不是成為一個成功的大人,就像一個囚犯的目標不是成為一個成功的獄卒。小孩子的目標是成為一個成功的孩子。(中略)因為獄卒的權力很大,所以犯人必須要和獄卒保持良好的關係,但是對犯人來說,真正有關係的是其他犯人如何看待他。犯人知道總有一天他會被放出來,跟獄卒一樣自由,但那是遙遠的未來,目前他所關心的是如何過一天算一天,與其他的犯人保持良好的關係。」(引自第297頁,粗體部分為我自行強調)這個比喻或許不是最為政治正確的說法,但卻充分地說明了小孩子所看見的世界。雖然我們可能都已經忘記身為小孩的真實感受,但我能記得的卻是,很像是大人的小孩在小孩的世界裡並不受歡迎。如果說小孩的目標是成為大人,那像是大人的小孩應該要站在世界的頂端,可是實際上卻是最和大家想像中小孩的理想的樣子的小孩最受歡迎。也讓我想起來,對於我來說,家庭和學校自始自終都是兩個世界,我甚至會盡可能地保持兩者之間的距離,這使我感到安全。或許正是因為,我們在兩個世界裡養育的是不一樣的自我、不同面向的自我?
由於我們長大成人的目標,就是建立起自己的社會生活,而不是全心全意地發展家庭關係,做為一個人類,我們如何被他人認知、如何被他人評價,更多時候是關於我們在社會中表現得如何,而不是關於我們在家庭中表現得如何。對小時候的我們來說,這個社會,就是我們所能接觸到的同年齡的孩子們,不論喜歡與否,不論被喜歡與否,我們都會用這個標準長大成人。
書中有一個小故事是,一對猶太父母把醫生當成音樂家,所以希望孩子去當音樂家,但是孩子聽見了其他的父母是怎麼說的,透過其他的孩子們,因此孩子最終還是當了醫生。勉勉強強簡化本書的說法的話,父母給了孩子基因,也給予基本的教育,孩子帶著這些東西進入學校。在學校裡確認孩子們彼此之間的文化、認可的範圍,在有利的範圍內表現出家中學到的東西,並找尋和自己的基因或特質相似之人,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孩子們藉由互相給彼此貼標籤,各自在群體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這個位置部分和孩子本身的特質有關,部分和家庭是否提供幫助有關,部分和當時群體的價值觀有關。這些事物,在家庭之外的地方,讓孩子社會化,進而成為一個所謂的大人。
如何不讓孩子學壞,除了孩子本身有無反社會傾向等不利因素之外,孩子所在的群體嚮往成為的模樣是否符合家長心中好孩子的樣態,很大程度決定了孩子是否能夠成為一個好孩子,因為孩子比起在家長心中成為一個好孩子,更在乎的是在別的孩子眼中是否成為一個好孩子。
我更加喜歡的是,本書盡可能地做出跨文化的比較和思考,不那麼受限於當下主流的歐美白人中產階級思維,甚至在性別、基因這兩件事上面,都相對不那麼政治正確,而只是努力貼近現實。關於小男孩和小女孩之間的對抗意識,為何小孩子都喜歡和同性別的群體玩耍,進而在其中強化了所謂的性別刻板印象呢?關於子女本身的特質如何影響父母對待他們的方式不同?關於基因的不公平,她說:「好的事情常會聚集在一起,壞的也是如此,這就是相關。教育心理學家霍華德.迦納(howard gardner)説,人有好幾種不同的智慧,有些人這個不好,但是那個好。不過大多數的人若是在智力測驗上分數低的話,在其他方面的測驗分數也高不到哪裡去。(中略)每一件事都和其他所有的事有相關,但是這個相關不是隨機的。好的事情常會跟好的事情集合在一起,壞的會跟壞的。吃健康食物的人也比較常運動、常做健康檢查、也活得長一點。成功的人都長得較高、iq也較高;假如他們結婚了,也比較不會離婚。老師和家長對過去功課好的學生有較高的期望,這些學生未來的表現也會比較好。在學校功課好的學生比較不會抽菸或犯法,被父母關愛的孩子脾氣比常挨揍的孩子好。」(引自第448至449頁)
我們常常假裝世界是公平的,基因是不存在的,我們以為只要大家都假裝世界是公平的,世界就會變成公平的。但是對我來說,要先認知世界是絕對性地不公平,我們才會有那麼一點點辦法,讓世界變得比本來的樣子更為接近公平一點點。本書對於上面那些相關,都做出了自己的解釋,如果排除了我們一廂情願地希望對於孩子的教養,將會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有長遠影響的部分,實際上更有可能是和基因也好、社會化的機制也好,有因果關係。
而如果說有什麼是讓人充滿期待的,莫過於作者認為孩子在面對每個人、每個不同的情境的時候,並不會理所當然地用和父母互動的方式進行互動,孩子會先觀察再決定要怎麼行動。簡單來說的話,她說:「有人問:『你是說,我怎麼對待我的小孩,都沒有關係嗎?』他們從來沒有問:『你是說,我怎麼對待我的太太(或先生),都沒有關係嗎?』但是情況是相同的。我不認為我對待我先生的方式,會影響他明天成為什麼樣的人;但是我認為會影響他跟我住在一起時快不快樂,或是我們是否仍是好朋友。」(引自第476頁)按照這個說法,我們有權決定,在每一段不同的關係當中,我們要成為怎樣的人。我們的第一個關係是親子關係,這沒有錯。但是我們漫長的人生裡面,會有更多的時間不是待在親子關係裡面的,我們會有很多次機會,成為不一樣的人。我們的基因已經被決定了,所以再怎麼揉捏我們都是有限度的,父母本來就無法全然地改變或是決定子女應有的樣子。再者,塑造我們的手,除了家庭關係,還有我們在幼稚園、學校、補習班、大學、公司遇到的群體關係,我們把所有的關係之中的我們拼貼起來,才會組成一個如球體般不斷滾動的立體的我自己。作為一個孩子、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這輩子可能會有孩子的大人,知道孩子並不是如速乾黏土般脆弱又容易定型的存在,著實讓人鬆了一口氣。
回到作者的核心思想,她說:「假如為人父母是件苦差事的話,你認為黑猩猩會去做嗎?『父母』應該是要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假如你並沒有享受到這個樂趣,或許你太努力、做得太過頭了。」(引自第481頁)這不一定是正確且完美的推論,但我喜歡作者讓我們有機會從另一個方面去想為人父母這件事,本書之中還有很多機會推翻你原本的想法,關於兄弟姐妹的出生別、關於大孩子管教小孩子、關於孩子的性別養成、關於孩子的次文化、關於所謂成功的父母或教師、關於父母離婚對於小孩的影響、關於孩子的犯罪等各種議題,本書都給了一些故事、一些研究,讓你可以想想,或許事情不是這樣。
最後的最後,她說:「只不過,為人父母並不是像大眾所想像的那樣。(中略)我們到現在為止都很成功地擊出大自然所拋給我們的變化球,或許這是為什麼我們總有種錯覺,以為我們可以對付所有變化球的原因。(中略)不要去管專家告訴你的話,愛你的孩子,因為孩子很可愛,而不是因為你認為他們需要愛;享受他們,盡可能地教導他們你所有的知識。放輕鬆點,他們將來會怎樣並不會反映出你對他們的照顧。你既不能使他們完美,也無法毀滅他們。他們不應該是你可以使其更加完美或加以毀滅的;因為他們是屬於明天的。」
我喜歡這樣的說法。在所有的關係中都一樣,如果因為別人怎樣,自己就要怎樣,那不是太無聊了嗎?明明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明明每個人都不一樣,怎麼會有絕對正確的做法呢?如果我們並不會因為父母而變得完美,又怎麼會因為父母而毀了一生呢?或許我們都太過高估自己的可塑性和脆弱。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珍惜彼此的相遇,因為活在這個世界上,通常來說都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先不論這本書正確與否,至少讀了這本書之後,我們比較有機會「成為」快樂的爸爸媽媽,而不只是「應該成為」。
書籍基本資訊
書名:
教養的迷思: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
作者:茱蒂.哈里斯
譯者:洪蘭、蘇奕君
出版社:商周出版
博客來介紹頁面
這本書沒有要給你什麼直接了當的漂亮理論,整個理論坑坑疤疤,疊床架屋,複雜得不可思議,有很多很多相關連的要素,也有很多很多的例子,整體看不出是個怎樣形狀的模型,但確實可以說明很多事情。
更重要的是,讀完這本書之後,身為父母的你不用那麼擔心自己沒有把小孩教好,身為小孩的你不用那麼擔心父母讓你終身不幸。對一個喜歡把很多事拿來自主決定的人來說,發現自己不單單只是因為父母而成為今天的自己,倒是覺得開心;對於自己要是萬一哪天成了別人的父母這件事,也稍微可以放寬心接受,這或許不是一個光是想像就要把我的背壓駝的既恐怖又沈重,幾乎沒有人可以做好的不可能的任務。
讓我們先把話說清楚,這本書並沒有否認父母對於子女的重要性,在給予子女生而為人的基因方面,還有親子關係的部分,父母依然相當重要。只是除了父母生給我們的,父母怎麼養我們的,或許對於我們成為一個社會認可的人,並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重要。因為在人類如何社會化這件事上面,在長大成人之前的群眾,也就是學校、社會,可能對我們來說更為重要。
作者是個沒有心理學博士學位的人,她只有哈佛大學的心理學碩士,在家養了兩個小孩,編了幾本心理學教科書,因為她覺得目前心理學主流理論和新聞報導都過度著重於親子互動對於小孩成為怎樣的大人,但是她將現有的實驗數據扣除了統計學的技術和取樣的偏頗,發現實際上並沒有充分的證據可以證明是對的,她想要用自己的常識和觀察找出真相,因此,她對於我們應該如何養育子女提出了新的說法,同時希望可以減輕自己的女兒養育孩子時因為當代心理學主流理論所感受到的壓力。
她的出發點是以下三個例子:
一、移民的小孩如何被當地社會徹底同化。
二、英國上層社會的男孩如何在寄宿學校成為和父親一模一樣的男人。
三、在不同文化當中,小孩不被鼓勵模仿大人的行為。
在這些例子當中,小孩並不是藉由模仿父母親而成為大人的。那小孩是如何從動物社會化成為人類呢?或許,家庭並不是讓小孩社會化最為重要的部分?(本書主要討論目標為小孩如何社會化,作者的另一本書討論小孩如何形成人格)書中提到一個有趣的例子,一個科學家把自己的小孩和黑猩猩養在一起,到把黑猩猩送走之前,小孩比起學習父母,反而是掌握了黑猩猩的語言,小孩成了另一隻黑猩猩。因此,小孩模仿的主要目標另有其人。
小孩和父母所學習到的、所經歷的,都會影響小孩和父母的關係。但是當小孩離開家裡,進入一個有很多小孩的地方,小孩會選擇和這些小孩,形成一個群體,在這個群體當中互相學習、校正,成為一個人,成為一個有自己的特質的人。而這些特質,有時候會被帶入家中,有時候不會,但是家庭關係畢竟是私人關係,小孩對於社會來說,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更多時候是因為這個群體。家庭關係中的我和家庭之外的群體關係中的我,兩個我之間,並沒有那麼絕對的關連性,我們並不會因為我們在家裡是個怎樣的人,就一輩子只能是怎樣的人,就像是灰姑娘一樣,我們仍然擁有另一次機會,去成為家人看不見的自己。
整體來說,我們會尋找和我們最為接近的群體,從中學習社會化,學著成為很多人眼中的我自己。那通常而言,父母並不會是那一個群體。書中有個非常有趣的說法:「小孩子的目標不是成為一個成功的大人,就像一個囚犯的目標不是成為一個成功的獄卒。小孩子的目標是成為一個成功的孩子。(中略)因為獄卒的權力很大,所以犯人必須要和獄卒保持良好的關係,但是對犯人來說,真正有關係的是其他犯人如何看待他。犯人知道總有一天他會被放出來,跟獄卒一樣自由,但那是遙遠的未來,目前他所關心的是如何過一天算一天,與其他的犯人保持良好的關係。」(引自第297頁,粗體部分為我自行強調)這個比喻或許不是最為政治正確的說法,但卻充分地說明了小孩子所看見的世界。雖然我們可能都已經忘記身為小孩的真實感受,但我能記得的卻是,很像是大人的小孩在小孩的世界裡並不受歡迎。如果說小孩的目標是成為大人,那像是大人的小孩應該要站在世界的頂端,可是實際上卻是最和大家想像中小孩的理想的樣子的小孩最受歡迎。也讓我想起來,對於我來說,家庭和學校自始自終都是兩個世界,我甚至會盡可能地保持兩者之間的距離,這使我感到安全。或許正是因為,我們在兩個世界裡養育的是不一樣的自我、不同面向的自我?
由於我們長大成人的目標,就是建立起自己的社會生活,而不是全心全意地發展家庭關係,做為一個人類,我們如何被他人認知、如何被他人評價,更多時候是關於我們在社會中表現得如何,而不是關於我們在家庭中表現得如何。對小時候的我們來說,這個社會,就是我們所能接觸到的同年齡的孩子們,不論喜歡與否,不論被喜歡與否,我們都會用這個標準長大成人。
書中有一個小故事是,一對猶太父母把醫生當成音樂家,所以希望孩子去當音樂家,但是孩子聽見了其他的父母是怎麼說的,透過其他的孩子們,因此孩子最終還是當了醫生。勉勉強強簡化本書的說法的話,父母給了孩子基因,也給予基本的教育,孩子帶著這些東西進入學校。在學校裡確認孩子們彼此之間的文化、認可的範圍,在有利的範圍內表現出家中學到的東西,並找尋和自己的基因或特質相似之人,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孩子們藉由互相給彼此貼標籤,各自在群體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這個位置部分和孩子本身的特質有關,部分和家庭是否提供幫助有關,部分和當時群體的價值觀有關。這些事物,在家庭之外的地方,讓孩子社會化,進而成為一個所謂的大人。
如何不讓孩子學壞,除了孩子本身有無反社會傾向等不利因素之外,孩子所在的群體嚮往成為的模樣是否符合家長心中好孩子的樣態,很大程度決定了孩子是否能夠成為一個好孩子,因為孩子比起在家長心中成為一個好孩子,更在乎的是在別的孩子眼中是否成為一個好孩子。
我更加喜歡的是,本書盡可能地做出跨文化的比較和思考,不那麼受限於當下主流的歐美白人中產階級思維,甚至在性別、基因這兩件事上面,都相對不那麼政治正確,而只是努力貼近現實。關於小男孩和小女孩之間的對抗意識,為何小孩子都喜歡和同性別的群體玩耍,進而在其中強化了所謂的性別刻板印象呢?關於子女本身的特質如何影響父母對待他們的方式不同?關於基因的不公平,她說:「好的事情常會聚集在一起,壞的也是如此,這就是相關。教育心理學家霍華德.迦納(howard gardner)説,人有好幾種不同的智慧,有些人這個不好,但是那個好。不過大多數的人若是在智力測驗上分數低的話,在其他方面的測驗分數也高不到哪裡去。(中略)每一件事都和其他所有的事有相關,但是這個相關不是隨機的。好的事情常會跟好的事情集合在一起,壞的會跟壞的。吃健康食物的人也比較常運動、常做健康檢查、也活得長一點。成功的人都長得較高、iq也較高;假如他們結婚了,也比較不會離婚。老師和家長對過去功課好的學生有較高的期望,這些學生未來的表現也會比較好。在學校功課好的學生比較不會抽菸或犯法,被父母關愛的孩子脾氣比常挨揍的孩子好。」(引自第448至449頁)
我們常常假裝世界是公平的,基因是不存在的,我們以為只要大家都假裝世界是公平的,世界就會變成公平的。但是對我來說,要先認知世界是絕對性地不公平,我們才會有那麼一點點辦法,讓世界變得比本來的樣子更為接近公平一點點。本書對於上面那些相關,都做出了自己的解釋,如果排除了我們一廂情願地希望對於孩子的教養,將會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有長遠影響的部分,實際上更有可能是和基因也好、社會化的機制也好,有因果關係。
而如果說有什麼是讓人充滿期待的,莫過於作者認為孩子在面對每個人、每個不同的情境的時候,並不會理所當然地用和父母互動的方式進行互動,孩子會先觀察再決定要怎麼行動。簡單來說的話,她說:「有人問:『你是說,我怎麼對待我的小孩,都沒有關係嗎?』他們從來沒有問:『你是說,我怎麼對待我的太太(或先生),都沒有關係嗎?』但是情況是相同的。我不認為我對待我先生的方式,會影響他明天成為什麼樣的人;但是我認為會影響他跟我住在一起時快不快樂,或是我們是否仍是好朋友。」(引自第476頁)按照這個說法,我們有權決定,在每一段不同的關係當中,我們要成為怎樣的人。我們的第一個關係是親子關係,這沒有錯。但是我們漫長的人生裡面,會有更多的時間不是待在親子關係裡面的,我們會有很多次機會,成為不一樣的人。我們的基因已經被決定了,所以再怎麼揉捏我們都是有限度的,父母本來就無法全然地改變或是決定子女應有的樣子。再者,塑造我們的手,除了家庭關係,還有我們在幼稚園、學校、補習班、大學、公司遇到的群體關係,我們把所有的關係之中的我們拼貼起來,才會組成一個如球體般不斷滾動的立體的我自己。作為一個孩子、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這輩子可能會有孩子的大人,知道孩子並不是如速乾黏土般脆弱又容易定型的存在,著實讓人鬆了一口氣。
回到作者的核心思想,她說:「假如為人父母是件苦差事的話,你認為黑猩猩會去做嗎?『父母』應該是要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假如你並沒有享受到這個樂趣,或許你太努力、做得太過頭了。」(引自第481頁)這不一定是正確且完美的推論,但我喜歡作者讓我們有機會從另一個方面去想為人父母這件事,本書之中還有很多機會推翻你原本的想法,關於兄弟姐妹的出生別、關於大孩子管教小孩子、關於孩子的性別養成、關於孩子的次文化、關於所謂成功的父母或教師、關於父母離婚對於小孩的影響、關於孩子的犯罪等各種議題,本書都給了一些故事、一些研究,讓你可以想想,或許事情不是這樣。
最後的最後,她說:「只不過,為人父母並不是像大眾所想像的那樣。(中略)我們到現在為止都很成功地擊出大自然所拋給我們的變化球,或許這是為什麼我們總有種錯覺,以為我們可以對付所有變化球的原因。(中略)不要去管專家告訴你的話,愛你的孩子,因為孩子很可愛,而不是因為你認為他們需要愛;享受他們,盡可能地教導他們你所有的知識。放輕鬆點,他們將來會怎樣並不會反映出你對他們的照顧。你既不能使他們完美,也無法毀滅他們。他們不應該是你可以使其更加完美或加以毀滅的;因為他們是屬於明天的。」
我喜歡這樣的說法。在所有的關係中都一樣,如果因為別人怎樣,自己就要怎樣,那不是太無聊了嗎?明明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明明每個人都不一樣,怎麼會有絕對正確的做法呢?如果我們並不會因為父母而變得完美,又怎麼會因為父母而毀了一生呢?或許我們都太過高估自己的可塑性和脆弱。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珍惜彼此的相遇,因為活在這個世界上,通常來說都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先不論這本書正確與否,至少讀了這本書之後,我們比較有機會「成為」快樂的爸爸媽媽,而不只是「應該成為」。
書籍基本資訊
書名:
教養的迷思: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
作者:茱蒂.哈里斯
譯者:洪蘭、蘇奕君
出版社:商周出版
博客來介紹頁面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