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不辦清單:史上最不勵志的爛泥哲學書」:如果全世界都在為難你,你可以不要為難你自己(第四十週)
這個世界有時候很難對付,在生病和健康地活下去之間,我基本上都會選擇健康地活下去。
在某個時點之後,我清楚地認識到我是個需要保有餘裕的人,也就是說把自己逼到無路可退的話,我通常只會崩潰、做不出好東西來,而不是在死線面前發揮出我自己也不知道的潛力。
可是這個世界通常充滿了期待,期待年輕人認真工作,提早上班,晚晚下班;期待年輕人好好生活,學好語言,培養第二、第三、第四專長;期待年輕人負有愛心和同理心,敬重長輩,關心後輩;期待年輕人情緒穩定,時時冷靜,隨機應變;期待年輕人好好賺錢,買了房子,再養孩子。
最可怕的是,連我自己也對自己充滿了期待。當我沒有達成期待時,那些對自己的不滿就會累積在身體裡、在心裡,慢慢地慢慢地堆疊起來。
我需要有人跟我說,這些都不重要,這些都沒有關係。
於是,我讀了這本書。讀完以後,我覺得這些真的都不重要,真的都沒有關係。
這本書不是什麼真理,也不是什麼照著做就能得到幸福快樂的工具書,只不過是有一個人對自己的期待很低很低,並且健健康康地活下來了。他試著把自己用來迴避那些期待的方法寫下來,或許有些有用,可以讓讀到的人,對自己少一點點冷硬的期待,多一點軟趴趴的時間。
如果害怕的時候,逃走也沒有關係;如果沒有答案的時候,停在原地發愣也沒有關係;如果全世界都在期待著什麼的時候,和自己說一聲:「沒有關係」,有時候,就真的變得沒有關係。年輕一些的我,從沒有想過現在的我會是這樣軟趴趴的人,但也沒有關係。
比起所有人都成為期望中那樣閃閃發光的金屬,比較著誰的硬度更高、誰的光澤更美,我更寧願所有人成為軟趴趴且脆弱的自己,可以溫柔地對待別人,也溫柔地對待自己,我毫無任何依據地認為,那會是一個更有趣的世界。
以下摘錄一些可愛的想法們:
基本上,不管在任何領域,能夠長期持續某件事情的人,都是因為可以隨心所欲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引自第38頁)
沒有理由去做的事情,往往能夠長久地做。如果是為了某些目標,當一段時間過去依然沒有達成時,就會全然喪失動力。如果是為了未來的自己,對於現在的自己來說,實在是太遙遠而無法想像,因此往往難以行動。所以誠實地面對現在的自己吧,誠實地想清楚自己想做些什麼,而不是自己應該做些什麼,或許才能找到做得長長久久的事。
因為累積在身上的東西,只會成為束縛自己的枷鎖,等到你感到綁手綁腳的時候,就無法自由自在地行動。因此,馬上捨棄得手的成就,是活得自在的重要條件。(引自第63頁)
幫自己貼標籤,是一個人可以對自己做出最沈重的事情。就像我不會用我最糟糕的時刻來定義我自己一樣,我也沒有必要用我最華麗的時刻來定義我自己,因此在其他沒有那麼華麗的、日常的時間裡,時時刻刻對自己苛責,那既沒有必要也不公平。活在過去的人,常常活不好現在。
留下筆記的訣竅,在於「把未來的自己當成陌生人」。整理資訊的目標,就是為了讓一無所知的陌生人都能理解。只要平常做筆記時,把持這個要點,就能加深對自己想法的理解,同時也能提高表達能力,更擅於把工作交代給其他人。(引自第95頁)
我並不擅長寫筆記,常常寫出自己也無法解讀的文字。在此作為提醒,為了將來的我,試著把現在的我所感受到的,更加直接、明白地寫出來。
改變自己的方法只有三種:
第一種,改變時間的分配方式。
第二種,改變居住場所。
第三種,改變來往的人。
唯有這三個要素,才能改變一個人。其他方法都沒用,而且最沒意義的一個作法,就是「下定決心改變自己,去實現一個新目標」。(引自第104、105頁)
我每次下定決心改變自己,都是失敗的。或許也是如此,我比一般人更常換工作,甚至是有時候完全不工作。除了居住場所不變,我在這數年間無數次地改變了來往的人和時間的分配方式,也因此遇到了許多有趣的事、有意思的人。身為動物的好處或許就在於可以輕易地移動。
「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場,面對自己的問題,竭盡心力地活著。」只要保持上述的想法,遇到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或是討厭的事情時,應該就能稍微溫和一點去對待。(引自第116頁)
我不擅長想像他人的處境,我基本上就是把自己原封不動地丟進他人的位置,隨意地行動。對於他人的限制、恐懼和極限,一無所知。為了能夠更好地與人對話,我想要記住這件事。
或許應該說,我更希望對方盡量使用手機。因為這麼做,可以減輕「不得不和眼前這個人說話」造成的壓力。這麼一來,現場的氣氛就會比較緩和,即使不必特意和別人交談,一群人也能一直待在同一個地方。如果強迫聚在一起的人們一定要說話,交流的管道就只剩下「發出聲音的對話」。(引自第160頁)
我很喜歡發出聲音的對話,因此我有時候非常不能接受別人在與我對話的時候使用手機。但是聲音只是一種方式,有些人不喜歡持續地發出聲音,我想要記住有的人是這樣的,並不是不願意和我待在一起,不要把別人的所有行為都刻意地曲解,對自己和對別人都沒有好處。換句話說,對不喜歡講話的人來說,滑手機或許就是換氣,和陸地生物在水裡游泳一樣,需要換口氣,再繼續對話。
就算知道陌生人跟我們一樣,只是普通的人類,但我們最好還是把對方當成另一種生物,因為他們的思考模式和我們完全不同。我們跟陌生人打從一開始就不可能互相理解,偶爾可以溝通就算是難得的幸運。......如果是討厭的人或個性不合的人,他們所說的話,只需要接受一成就夠了。(引自第180頁)
我其實很害怕陌生人,害怕陌生人的惡意,因為我還在練習控制自己接受的程度。但我想,我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我把前提改寫,只要我認識到,我們並不相同,我們說出同一句話的動機、理由、背景可能完全不同,我並不需要那麼認真地看待那些陌生人的惡意。畢竟,他們並不真的理解我,並不真的認識我。在理解陌生人或是世界之前,我需要的是理解我自己,接受我自己,溫柔地對待我自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