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Drive My Car」:關於改編電影的猜想

仔細想來,能夠期待的電影,對我來說並不多,而自從看了<<睡著也好醒來也罷>>,我總是在期待著濱口龍介的電影。倒無關乎所謂的經典或完美,甚至我個人認為這是我喜歡的導演中異常難以向他人說明的類型。硬要說的話,他對於關係、對話、距離感、角度等的執著,過於日常地執著於那些小小的細節,而缺乏華麗的故事線和場面,正是我喜歡的原因。他非常非常地小氣,所以我非常地喜歡。

他即將要上映的長篇電影,就是改編自村上春樹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的第一篇<Drive My Car>>。在等待著電影上映之前,把這篇小說讀了一遍。讀完的時候就想,這還真是濱口龍介會喜歡的主題呢。故事主要是在講一個中年男演員的妻子自從失去了他們的孩子之後,就和其他的男人外遇,在妻子病死之前,男人都沒能問清楚為什麼要這麼做,只是知道這件事而表演成不知道的樣子。因為男人太好奇也太悲傷了,所以偷偷接近和妻子外遇的男人想知道為什麼,但還是不知道,還是沒有答案。在整篇故事裡,妻子是黑洞,所有人都繞著她轉,但都不知道她在想些什麼,為什麼要怎麼做。

這樣的故事結構裡,有相當龐大的空白等待被填補。在舞臺上的表演和日常生活裡的表演、對待深愛之人的表演是否會影響彼此的關係的真實性、外人會知道夫妻生活的本質嗎、不同個體對於失去的面對方式、盲點是可以被突破的嗎、表演之前和之後的自我定義的位置差、兩個可以選擇用演技去面對所有人的人是如何共同生活的等等各式各樣的問題。但我最在乎的是妻子是怎麼想的,而從小說裡的一些隻字片語,我推測可能可以是這樣的故事。

「不過無論在任何情況下,知都勝過無知是他的基本想法,和生存態度。就算會帶來多激烈的痛苦,我還是非知道那個不可。因為人唯有透過知,才能變得更強。」(引自第24頁)男主角是相當嚴格的人呢,是無法忘記現實而活下去的類型,是不論怎樣的現實都要面對的類型。男主角是能夠自己一個人,和妻子懷抱著共同失去了孩子的痛苦而生活下去的人,但或許妻子並不是。或許是因為這樣,為了要能夠繼續和男主角相處下去,妻子需要用外界的力量去校正自己到可以繼續和男主角在一起的狀態,或者是能夠繼續這樣表演的狀態。

「不過還原之後,和之前所站立的位置會稍微不同。那是規則。不可能完全和以前一樣。」(引自第34頁)這是男主角對於演戲的看法,成為他人之後,再變回有一些些不一樣的自己。對於妻子來說,或許外遇就是可以讓自己成為他人之後,再成為有一些些不一樣的自己的方法。

「一種是為了替自己添加什麼而不得不喝酒的人,另一種是為了替自己去除什麼而非喝酒不可的人。」(引自第40頁)男主角相當在意妻子外遇的對象不如自己,因為他的前提是妻子是為了得到一些他所沒有的事物而外遇的,但或許妻子並不是這樣,是為了去除掉男主角,去除掉一些男主角有而他人沒有的事物,所以才外遇的。在那些時刻,妻子可以不用是一個堅強的人,可以忘記那些想要忘記的事情,可以不知道想要不知道的事情,可以是一個不如自己的自己。

想著想著,就會漸漸迷失,不知道同樣都是演員的男主角和妻子,是用真實的自己在相愛著,還是用自己以為對方所期待的自己在相愛著。如果是後者,卻在不知不覺之間產生偏差,兩個人都痛苦地表演著幸福,那也是相當相當地讓人難過。因為沒有分開,我想男主角和妻子確實是深深地愛著彼此的,但是那相愛的方式和質地,或許已經不能說是生活,而是一場異常漫長的建立在想像和記憶之上的表演。

這篇小說讀起來相當黏滯,許多地方都安靜地保持沈默,想要靠近卻不能靠近的時刻太多。但正因為這樣異常地適合改編,可以從任何角度去重新建立起妻子的真實,又或是說他人眼中的妻子的真實。

我很期待濱口龍介會用電影給出怎樣的詮釋,如果能夠充分地建立起妻子的角色,並且依然保持住她的吸引力,那就會是相當有意思的故事。如果說故事裡增加了另一個女人的角色,那我想多半會是讓男主角去和他人在一起,去試著用自己的方式經歷妻子的經歷,做為一種敘事上的對稱吧?至於女司機的角色,在小說裡以一種無機物的、沒有性別的方式存在,我不確定在電影裡是否依然會如此?等看完電影再回來看這些猜想,也會相當有趣吧。

書籍資訊:
書名:沒有女人的男人們
作者:村上春樹
譯者:賴明珠
出版社:時報出版

留言